半岛全媒体记者文鸿飞策略聚宝
年中已过。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半年考”成绩已揭晓。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4.23万只,存续规模达30.97万亿元;全市场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4%,较2024年末下行22个BP;全品类平均兑付收益率2.69%,近八成产品成功超业绩比较基准下限。
今年上半年,你投资理财产品了吗?收益如何?下半年的理财市场将走向何方?且看记者的相关调查采访。
理财规模达30.97万亿元
在存款利率正式迈入“0”时代、股市走势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银行理财作为一种兼顾风险与收益较为“稳妥”的选择,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共计4.23万只,存续规模达30.97万亿,较去年底上涨3.4%。尽管存续规模较5月末的31.5万亿元略有收缩,且增速较去年同期也略有放缓,但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此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而言依旧保持着稳健扩张的态势。
记者注意到,在理财规模逆势扩张的背景下,产品结构上呈现分化明显的特征。统计数据显示,存续的30.97万亿理财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6.85万亿,占比22.12%,已连续三年下滑。普益标准显示,理财市场的现金类产品自2023年11月触及约8.7万亿元的高点之后,便开始下滑,经过一年半的调整后,市场存量规模已降至6.9万亿元附近,“缩水”约1.8万亿元。此外,有媒体报道,截至6月末,排名前14理财公司产品中,现金类产品环比下降超5500亿元,与年初相比下降约8000亿元。存续的30.97万亿理财产品中,非现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达23.4万亿,占比75.57%;存续混合类、权益类产品规模分别占比2.08%、0.09%,二者存续规模合计0.67万亿;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规模占比0.05%。另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发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新发数量达1.5万只,占比高达97.65%;募集规模约为3.1万亿,贡献了97.7%的募集资金。固收类产品接近98%的“双占比”表明,固收类产品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混合类、权益类这类风险较高的产品占比依然极低。
平均年化收益率跑赢存款策略聚宝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呈现结构性分化与普遍承压的双重特征:全市场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4%,较2024年末下行22个BP。
分产品类型看,上半年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1.5%,较上年末下降4.5个BP;纯固收类理财收益率2.9%,与固收+类收益率2.4%同步走弱,分别下降18个BP和22个BP。权益类产品,收益率下降378个BP至1.81%,商品及衍生品收益率-1.72%,大幅下降349个BP。混合类产品收益率成唯一亮点,平均收益率为3%,较上年末上涨0.66个BP,反应股债灵活配置策略在震荡市中显现出相对优势。
尽管如此,银行理财的业绩表现仍然优于存款。因为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普遍降至1%以下。这种显著的“收益差”也推动了居民资产配置的结构性调整,即所谓的“存款搬家”效应逐渐显现。大量资金从银行储蓄账户流向理财产品,进一步促进了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增长。
市民藏女士就是基于这种“收益差”,在年初的时候实践了一把“存款搬家”。“老二的压岁钱,之前给他存的是三年期的定存,正好在3月份到期了。本想继续存定存,但到银行里一问,三年期的定存利率才1.5%、5年的也不过1.55%,跟当时的现金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相上下,就没有继续存定存。”藏女士告诉记者。据她介绍,她将到期的这笔存款分为两部分进行投资,一部分买了一款业绩比较基准在2.20%至3.20%之间、低波稳健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另一部分买了一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现在固收类的还没到期,不知道具体的收益如何,但是现金管理的那款,截至7月15日的持仓收益率为1.57%,已超5年期定存的利率,相较之下还是很不错的。”她笑着说。
此外,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迎来兑付高峰,全市场到期产品共有4.68万只,涉及资金总额达12.2万亿元。从兑付结果看,全品类平均兑付收益率2.69%,且近八成产品成功超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即达标率近80%。然而,在细分领域内,分化现象显著。固收类作为兑付主力军,以2.66%的兑付收益率实现了77%达标率;混合类产品虽取得了3.09%的兑付收益率,但由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达标率仅为49%;权益类产品以平均兑付收益率5.59%居首位,但达标率仅为42%。
预计年末存续规模将达32.2万亿元
今年下半年的理财市场将走向何方?据华西证券研报分析,7月理财规模通常呈现季节性扩张特征,且增幅往往高于前月回表幅度,历史上,7月增幅普遍维持在1.4万亿元至2.2万亿元之间。该机构预计,本次回升幅度或基本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市场预计2025年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2.2万亿元,较上半年增长3.9%,同比增速6.5%,低于2024年下半年的10.3%,增长动能从“存款搬家”转向“产品策略优化”。
产品结构方面,上海冠苕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高政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展望未来,银行理财行业将呈现“稳中求进”态势。固收类产品仍将占据主导,但随着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升级,混合类与权益类产品有望逐步扩容,推动市场结构向更均衡方向发展。不过,债券利率波动、权益市场表现及估值整改带来的净值波动风险,仍可能阶段性影响规模增长节奏。
理财产品收益率方面,华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及固收首席分析廖志明表示,今年二、三季度银行理财规模可能会有所增长,但到四季度规模将趋于平稳,全年规模增量可能不及去年,甚至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低于3年期或5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此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展望下半年,理财市场规模有望延续温和增长态势,预计将延续“低波、稳健”经营模式,聚焦存款替代主线,优化产品结构与资产配置。固收类理财收益率有望小幅上行,短期限、高流动性理财将继续承接存款迁移;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预计延续下行,规模继续收缩。
策略聚宝
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